比特币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其拥有量和分布情况一直是投资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目前比特币的总量被设定为2100万枚,这是由其底层算法预先决定的硬性上限,确保稀缺性和抗通胀特性。截至2025年,已有超过1900万枚比特币被挖出并进入流通领域,剩余的约200万枚将通过挖矿奖励逐步释放,预计在2140年左右全部产出。比特币的有限供应使其成为数字资产中的数字黄金,而其分布格局则呈现出高度集中与分散并存的特征。

从持有者类型来看,比特币的拥有量可以分为个人、机构和国家三大类。个人持有者占据了比特币供应量的主要部分,其中既有早期入场的技术极客和长期信仰者,也有后期跟进的普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近年来显著增加了对比特币的配置,包括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它们通过直接购买或比特币信托产品持有大量资产。国家层面,部分主权国家已公开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另有政府通过执法行动没收了大量比特币,形成了独特的国家持币现象。

比特币的持有集中度一直是市场热议的话题。尽管地址数量庞大,但少数巨鲸账户控制着相当比例的流通量,这种不均衡分布可能导致市场波动性加剧。比特币生态的成熟和机构参与的深化,持有结构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长期持有者比例的上升表明越来越多投资者将比特币视为价值存储工具而非短期投机标的,这有助于提升市场的稳定性与成熟度。

比特币的拥有量还受到链上规则和用户行为的影响。私钥丢失或钱包遗忘会导致比特币永久退出流通,这类消失的比特币据估计已达数百万枚。比特币的可分割性(最小单位达0.00000001 BTC)让小额持有成为可能,进一步扩大了用户基数。这种特性既保持了总量稀缺,又实现了使用场景的普适性,形成了独特的供需平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