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近期价格持续攀升,突破11.4万美元关口,市场情绪显著回暖。这一轮上涨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重利好叠加的结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转向宽松、机构资金加速入场、技术面突破关键形态以及市场情绪从悲观转向乐观。

美联储降息预期成为推动比特币上涨的核心动力。美国8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意外下降0.1%,缓解了通胀压力,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17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降息。历史经验表明,宽松货币政策往往促使资金流向高风险资产,而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对利率政策极为敏感。降息预期不仅降低了持有现金的吸引力,还增强了投资者对加密货币作为抗通胀工具的配置需求。

机构投资者的持续增持进一步巩固了比特币的上涨基础。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比特币持仓,例如博雅互动斥资2.57亿港元购入290枚比特币,推动其股价单日上涨超4%。这种囤币模式正在形成正向循环:公司通过持有比特币提升资产负债表价值,股价上涨后又可融资加仓,吸引更多传统资本入场。机构资金的规模化介入显著改善了市场的流动性结构,减少了短期抛压。比特币在突破11.36万美元后确认了头肩倒置的看涨形态,50日均线(11.47万美元)成为短期阻力位,而11万美元则是关键支撑。这种技术结构的形成吸引了量化交易者和趋势投资者的跟风买入,而以太坊等主流山寨币的联动上涨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热度。

此前因通胀担忧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悲观情绪逐渐消散,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从70降至中性的49,表明投资者正重新平衡风险敞口。预测平台72%的交易者认为比特币能在9月守住10.5万美元关口,这种共识强化了价格的韧性。